本報訊 隨著金融機構服務日益轉向手機端,远离金融APP成為許多用戶辦理金融業務的假冒金融主要渠道。如今,护自轉賬、身财借貸、产安還款、远离支付,假冒金融都可以通過金融APP輕鬆完成,护自但這也給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機。身财假冒金融APP的产安出現,就直接危害到用戶資金安全。远离 根據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台的假冒金融監測,截至今年2月底,护自共發現互聯網金融仿冒網站4.81萬個,身财互聯網金融仿冒APP2801個,产安仿冒APP下載量3343.7萬次。由於此類假冒APP通常與正規APP的名稱、圖標以及功能體驗等十分相近,不少用戶難辨真偽。假冒APP詐騙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產業鏈,包括假冒APP的開發者、網貸係統偽造者及個人信息販賣者等,需要監管部門、機構平台、應用市場共同抵禦應對。 “從此類詐騙行為的一般手法來看,其欺騙網絡用戶的過程主要有三步。”農行雅安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,第一步,誘騙下載。詐騙分子利用偽基站仿冒成官方號碼,向用戶發送包含注冊鏈接的欺詐短信,或者通過假冒公檢法、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客服等方式,來引誘受害人下載假冒APP。 第二步,實施欺詐。當受害者下載假冒APP後,詐騙分子就會通過核實個人信息、進行身份驗證等來套取受害者的銀行卡號、密碼等,或者利用收取所謂的工本費、解凍費、保證金、擔保金等方式,誘導受害者向某些賬號轉賬。 第三步,套取錢財。當詐騙分子獲取受害者的相關信息之後,便直接將受害者銀行卡裏的餘額取走,或者在收取所謂的工本費、解凍費、保證金、擔保金之後,直接將受害者拉黑。 該負責人提醒,除了機構和監管部門加強應對外,用戶也要注意加強自我防範意識和鑒別能力。在使用金融APP過程中,一定要提高警惕。正規網絡貸款平台不會在授信審核過程中收取任何費用,所謂關聯認證金、履約保險費、保證金、銀行卡解凍費等都是詐騙分子的托詞。正規金融服務平台的客服不會通過非官方渠道(個人微信、QQ)和用戶聯係,也不會向用戶索要個人信息和驗證碼,出現非官方客服聯係的情況,一定要注意核查對方身份,不要向陌生個人賬戶轉賬。 另外,下載APP時一定要選擇正規官方軟件,務必在正規應用平台下載,不要輕易點擊來曆不明的應用供應商、鏈接以及二維碼下載安裝軟件。 本報記者 蔣陽陽
本報訊 隨著金融機構服務日益轉向手機端,远离金融APP成為許多用戶辦理金融業務的假冒金融主要渠道。如今,护自轉賬、身财借貸、产安還款、远离支付,假冒金融都可以通過金融APP輕鬆完成,护自但這也給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機。身财假冒金融APP的产安出現,就直接危害到用戶資金安全。远离
根據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台的假冒金融監測,截至今年2月底,护自共發現互聯網金融仿冒網站4.81萬個,身财互聯網金融仿冒APP2801個,产安仿冒APP下載量3343.7萬次。由於此類假冒APP通常與正規APP的名稱、圖標以及功能體驗等十分相近,不少用戶難辨真偽。假冒APP詐騙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產業鏈,包括假冒APP的開發者、網貸係統偽造者及個人信息販賣者等,需要監管部門、機構平台、應用市場共同抵禦應對。
“從此類詐騙行為的一般手法來看,其欺騙網絡用戶的過程主要有三步。”農行雅安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,第一步,誘騙下載。詐騙分子利用偽基站仿冒成官方號碼,向用戶發送包含注冊鏈接的欺詐短信,或者通過假冒公檢法、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客服等方式,來引誘受害人下載假冒APP。
第二步,實施欺詐。當受害者下載假冒APP後,詐騙分子就會通過核實個人信息、進行身份驗證等來套取受害者的銀行卡號、密碼等,或者利用收取所謂的工本費、解凍費、保證金、擔保金等方式,誘導受害者向某些賬號轉賬。
第三步,套取錢財。當詐騙分子獲取受害者的相關信息之後,便直接將受害者銀行卡裏的餘額取走,或者在收取所謂的工本費、解凍費、保證金、擔保金之後,直接將受害者拉黑。
該負責人提醒,除了機構和監管部門加強應對外,用戶也要注意加強自我防範意識和鑒別能力。在使用金融APP過程中,一定要提高警惕。正規網絡貸款平台不會在授信審核過程中收取任何費用,所謂關聯認證金、履約保險費、保證金、銀行卡解凍費等都是詐騙分子的托詞。正規金融服務平台的客服不會通過非官方渠道(個人微信、QQ)和用戶聯係,也不會向用戶索要個人信息和驗證碼,出現非官方客服聯係的情況,一定要注意核查對方身份,不要向陌生個人賬戶轉賬。
另外,下載APP時一定要選擇正規官方軟件,務必在正規應用平台下載,不要輕易點擊來曆不明的應用供應商、鏈接以及二維碼下載安裝軟件。
本報記者 蔣陽陽
copyright © 2016 powered by 數字行策略管理 sitemap